牙病预防中心人员向小学生示範正确的刷牙方法
逾三成小二生有蛀牙
医生吁家长培养子女良好刷牙习惯
本澳学童蛀牙率高踞不下,既与预防蛀牙工作起步慢有关,亦是不注重口腔卫生的结果。街总牙病预防中心牙医表示,保护牙齿需从小做起,但不少家长对保护儿童牙齿有错误观念,以为乳牙蛀了没有关系,反正还有恒牙长出来,容易忽视从小教导子女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中心在推行儿童牙沟封闭服务过程中发现,每三名学童中即有一名有蛀牙,有些小童在恒牙第一大臼齿还未完全萌出时,四颗六龄齿便已蛀了。有些虽曾做过牙沟封闭,仍因没有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再出现龋齿。因此,提醒家长牙沟封闭并非一劳永逸的预防蛀牙的方法,应做好儿童平日的牙齿保健,重视教导子女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臼齿未长成六龄牙已蛀
不重视日常的牙齿保健,不仅容易产生龋齿、牙周病等疾病,令儿童饱受牙痛之苦,更可能因此影响儿童的食欲、消化功能、说话发音,甚至日后恒齿的生长,导致畸形影响仪容,进而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因此,儿童期牙齿保健十分重要,如家长能正确及时地掌握儿童口腔保健知识,不仅可减少浪费医疗资源,更可让子女免受牙痛之苦。
六至九岁的儿童进入换牙期,更需要注意口腔保健。街总牙病预防中心牙医许镜源、胡佑旗表示,中心为这一年龄层学童进行牙沟封闭服务时发现,有些学童在恒牙第一臼齿还未完全萌出时,四颗六龄齿(儿童约六岁开始长出第一恒磨牙即臼齿,位置在上下颌牙床最后一颗乳牙的后面,因在六岁左右开始萌出,故叫“六龄齿”或“六龄牙”)便已经蛀了,有些曾做过牙沟封闭,亦因没有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再度出现龋齿。
磨齿表面一般不平整,中间下凹的牙沟较易藏纳食物残渣,若不及时清除,容易导致龋齿。牙沟封闭是一种新兴的预防龋齿的方法,主要针对六至九岁的学童,运用有助牙齿耐龋性的牙沟封填剂,将学童臼齿的牙沟填平,使之不易藏匿食物残渣,达到预防蛀牙的效果。
街总推广牙沟封闭服务
据两人介绍,本澳的牙沟封闭服务在卫生局辖下卫生中心已开展十三年,因服务範围仍有限,学童往往因未能适时轮候到该项服务发生龋齿。鉴於此,街总牙病预防中心与卫生局合作推广该项服务,让更多学童能获得及时的服务。中心现在卫生局的安排下,重点为小二的学童提供牙沟封闭服务。过程中发现,平均每三名学童便有一名有蛀牙,男生的蛀牙率为女生的一点三倍,且往往不止一颗蛀牙。蛀牙率与年龄相关,以恒牙第一大臼齿为例,八至九岁的小三学童较六至七岁的小二学童更容易患上蛀牙。
中心已先后为五所学校共五百六十名小二学生诊断牙病,并向四百二十名学生提供了牙沟封闭服务,封闭牙数一千二百七十七颗,其中有蛀牙的学生一百八十一名,合共四百四十七颗蛀牙。根据统计数字,反映人均蛀牙数为一点二五颗,处於世卫组织设定的人均两颗蛀牙的边缘,值得政府关注。
他们还提醒,可能与臼齿未完全萌出、保护防湿工作做得不好,及固位率差有关,五至七岁儿童的口腔需要再处理的情况最多,龋齿发生率亦相对增加。虽然填补整个牙沟的过程并不困难,但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应从小助子女养成保护牙齿的习惯,定期检查,及时防治。
本报记者 曾玉英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