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二课堂 成人终生学校
陈浩星:艺博馆推动艺术教育
艺博馆馆长陈浩星回顾该馆十年成果时指出,先后举办过一百九十二项展览,截至去年累计进场观衆逾百万人次。遵循国际博物馆协会规定,艺博馆将以举办各类展览并通过相关出版物、导赏、活动或讲座等形式向公衆提供艺术资讯,肩负艺术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年人的终生学校。
成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陈浩星说,建立艺博馆,有意打造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过去十年,该馆举办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如艺博馆与故宫博物院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首次合办的“盛世风华——北京故宫藏清代康、雍、乾书画器物精品展”,其后每年合作举办年度特展,成为澳门公衆每年期待的文化盛事,一个本地区的文化品牌。二○○四年起,该馆分别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西泠印社合作,以主题形式系统地展出明、清重要名家大师书画,如“至人无法——故宫、上博珍藏八大、石涛书画精品展”、“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等,份量十足。其间配以学术研讨会,邀请两岸四地及美国、日本学者来澳与会;会后出版学术论文集,不遗馀力地推动地区性的艺术研究与交流。
馆藏走出去备受关注
艺博馆多年来积极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外,亦与海外文博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如“解构新建筑——美国加州当代建筑师作品澳门特展”、“钢铁文明——东亚古兵器大展”,及去年的“文明序曲——罗浮宫珍藏古希腊瑰宝展”,仍让观衆记忆犹新。该馆同时跳出地域界限,把澳门艺术呈现於内地及海外的艺术世界。○七年首次获“威尼斯双年展”大会邀请,以“中国澳门”名义参展,取得广泛关注。今年再度获邀参加此项国际艺坛盛事。艺博馆亦把握地理位置所赋予的特殊角色,推动两岸四地及海外的当代艺术交流,曾分别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及四川美术学院合办展览。该馆上月更史无前例地组织了三百件馆藏,以“镜海观澜——澳门艺术博物馆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为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十九世纪以来的澳门美术发展,在首都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向公衆提供艺术资讯
博物馆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年人的终生学校,故该馆透过举办各类展览并通过相关出版物、导赏、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公衆提供艺术资讯。一九九九年就首办暑期儿童综合绘画班,二○○○秋则办季度性艺术课程;十年共举办艺术课程达三百多班次,共有七千馀人次参与。开办讲座或学术研讨会近三十场次,导赏活动始於一九九九年,○六至○八年间共推出五百八十多场次,有一万三千人次参与。
更努力开展学术研究
陈浩星深信,澳门艺术博物馆已属於立足澳门的文博机构,向公衆引介高素质的视觉艺术展览及活动,有别於画廊或其他艺术团体。艺博馆往后会在教育、推广特别在学术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协调其他艺术机构发展,各司其职,同时努力搜集见证本地区艺术发展的艺术作品,丰富馆藏,为学者研究本澳艺术发展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