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订阅会讯
网站地图
全站搜索
【新青协专栏】郭明喆:社区旅游应重视体验式项目 打造澳门旅游新名片
2022-01-11
文:新青协经济政策关注组副召集人郭明喆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至今已逾2年,作为澳门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受到重创。特区政府多次推出「心出发・游澳门」、「扩客源.兴经济.保就业」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本地及内地旅客,期望带动本澳旅游消费,对业界来说确实是「及时雨」,惟长远而言,仍难以改变旅游业过度倚重博彩元素的问题。有见及此,旅游局计划推出新的专项资助计划,包括:「社区旅游经济拓展」、「美食文化推广」、「滨海旅游」等。
 
其中,笔者认为社区旅游经济拓展是旅游业发展值得关注的一个新方向,以往旅客访澳主要游览的景点均位於赌场区及世遗景点,导致澳门其他社区的中小商户较难受益於过往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区亦由於旅客过度集中而导致旅客体验不佳,开发社区旅游经济可以作为解决各区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澳门作为一座被葡国殖民四百多年的世遗之城,不少历史古迹以及澳门独有的历史文化均藏匿於社区之中,值得旅客深挖。而近年游澳旅客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亦逐渐提高,除基本的吃喝玩乐以外,愈来愈多旅客关注当地社区文史,热衷参加体验在地生活的深度游。如开发得当,相信将是澳门能够与邻近地区打造差异化旅行体验的一大特色。
 
在本会早前举办的讨论会中,不少与会青年反映希望发展具本澳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如特色美食制作、炮竹制作等,再通过社交或旅游平台如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Airbnb、YouTube等,推广给不同的旅客群体,相信是吸引多元化旅客的有效途径。目前澳门已有较成功的社区旅游项目,包括「关前荟」、「康公夜市」等,把受时下青年欢迎的AR技术、打卡点、美食、文创等元素与社区元素相互结合,有望成为未来本澳发展社区旅游的标杆。
 
拓展社区旅游并非单单引流旅客到社区消费,同时在於挖掘澳门社区旅游的独特价值,并将社区的生活、文化、结合到整个旅游路线当中。笔者建议政府除资助项目本身以外,亦可提供更多培训予项目参与者,助力宣传社区文化,并提供统一性的网络宣传渠道及引流措施予相关项目。对於优质的体验项目,予以保留或建立恒常举办的机制。与此同时,政府亦需在审批过程中密切关注活动对社区民生活动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活动的元素是否与该社区的文化能够相互结合。在社区走向商业化的同时平衡对该社区发展的影响。相信社区旅游经济项目藉着社区的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配合澳门特色的旅游盛事,能够带动社区的中小微企,长远带动澳门旅游业社区化、深度化、多元化及可持续化,打造澳门旅游新名片。
 
会址
(+853)28358963
(+853)28358736
澳门若翰亚美打街7号友联大厦地下I铺
周一至周五 09:00-13:00, 14:30-18:30 周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协会秘书处
(+853)28358963
(+853)28358736
澳门慕拉士大马路218-A号澳门日报大厦13楼
周一至周五 09:00-13:00, 14:30-18:30 周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青年生涯规划中心
(+853)28822891
(+853)28822892
澳门台山新街1至15号利达新邨第二期三楼
周一至周五 09:00-13:00, 14:30-18:30 周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信和医疗中心
(+853)28261739 / (+853)28261727
(+853)28260921
澳门筷子基籣花前地278,284号信和广场地下N及T铺
周一至周五 09:00-13:00, 15:00-22:00 周六日及公众假期09:00-14:00
新青协康复中心
(+853)28920009
(+853)28920099
澳门氹仔桥梁前地及巴波沙总督街
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