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内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推进,下环街及河边新街今(25)日起调整临时交通管制。中区社谘委、新青协副会长蔡通认为当局应做好部署,让居民及时知悉有关区域的交通状况变化,并预留充够空间划定斑马线等过路设施,保障行人的过路安全。
蔡通指出尽管内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分成三期主要工程以控制对当区的交通及民生影响,但每期工程涉及的道路改向及巴士路线调整仍然繁多。每次进入新的工期后,居民必须要重新适应路状。她理解有关工程对於整治内港水浸问题起着重要作用,但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确实对於驾驶者或是行人来说都是一大负担,亦影响了周边商户的营商环境,期望交通事务局推动完善交通资讯发放工作,除维持现时以图文包及文字在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宣传外,亦可利用跨部门资讯在官方网站架构实况地图,便利居民直接了解当区交通情况变化。
另一方面,她亦建议当局做好线下的资讯发布工作,包括在沿途的电子显示屏及临时指示牌显示最新的改路状况,让驾驶者及时知悉路状以作准备;并在巴士站张贴详细的巴士路线表,详细列明会经过当前巴士站的路线,以及前往临近巴士站可乘搭的巴士路线及所需步行时间,指示乘客前往正确的巴士站等待巴士。她期望当局和社团合作将有关资讯整理成实体资讯包,派发给当区的大厦及商户,以充份的宣传争取居民和商户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她亦提醒除交通资讯外,有关部门应要留意当区的过路状况,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临时斑马线或交通灯时,保留足够的停留区域及通行时间,避免行人因过於挤逼或通行时间不足,而和经过车辆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