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公布将於4月启动氹仔街市活化计划。市谘委、新青协副理事长陈皑臻认为传统街市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认同以氹仔街市探索街市的新发展方向。他期望政府挖掘氹仔街市的特色,推动摊贩的商品服务差异化发展,促使氹仔街市和官也街协同发展,提升该区的文化吸引力,为居民和旅客提供独特的体验。
陈皑臻指出,氹仔街市具有邻近官也街的地理优势,以“美食+文创”为活化概念,可使其更有效地融入官也街商圈的氛围,加之氹仔街市摊位租金具有显着优势,相信会吸引青年创业者及初创品牌进驻,但他同时强调,氹仔街市需要发掘自身特色,在售卖的商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避免和周边区域的业态同质化,从而促使氹仔街市和官也街、益隆炮竹厂等景点形成协作而非竞争关系。
他还关注氹仔街市的公开竞投工作。氹仔街市的定位及目标客群有别於已完成公开竞投的沙梨头街市和雀仔园街市,建议署方根据氹仔街市的独特性及活化目标调整评分准则,为有意竞投者提供更多资讯,以便他们构思商品服务及运营模式,使进驻的商户更对标目标群体的需要,并聚合成氹仔街市的自身特色。
他最后期望是次活化为氹仔街市提供更多“打卡”的场景。市政署可与旅游局及文化局等部门合作,将氹仔街市纳入推广路线,加强其与官也街乃至旧城区景点的串联,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并设置特色装置,更好地引导人流进入街市,促使氹仔街市成为兼具社区服务与旅游吸引力的示範项目,塑造居民和旅客独特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