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坑尾街妇联大厦对 出曾有行人被车撞倒
(资料图片)
分隔设施不足人车呈险象
【本报消息】水坑尾街汽车流量大,除在街尾近八角亭有斑马线外,整段马路不设斑马线。行人要过马路,靠现有的两条行人天桥。有行人为贪方便,横越马路,另有电单车驾驶者实线调头,情况普遍。
水坑尾街妇联大厦对出一段马路,处於两条行人天桥的中段位置,由於行人路的栏河不连贯,加上马路中央未设绿化带,不少行人贪方便由此过马路,尤以居澳的外籍人士及旅客居多。记者昨日所见,短短十分钟内,最少有二十名行人取道此处过马路,部分人更不理汽车驶近,急步冲前。水坑尾街车流如鲫,不时有人横越马路一半时,被困路中央,险象环生。
上述地点过往亦曾多次发生行人横越马路被撞的交通意外。去年一月,一名女子贪一时之便,由该处横过马路,结果被一辆疑煞掣不及的电单车撞倒,电单车人仰车翻,行人与司机同告受伤送院。
另外,水坑尾街连接荷兰园大马路整段马路均是实线,驾驶者不能转线调头行驶,但仍有不少电单车驾驶者漠视规定,驶过近公共行政大楼对出的绿化带后,实线调头,容易酿成交通意外。是次当局重整这一带行人过路设施,延长路中的分隔带,相信可阻行人乱过马路外,也有助防止电单车实线调头,保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