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统计局五至七月就业调查数据,本地居民失业率升至5.4%,再创金融海啸后新高,就业不足率更大幅升至13.4%,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自六月下旬新一轮疫情以来,本地经济再受冲击,中小企经营环境恶化,可预料进一步压抑对劳动力的需求。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中处於相对弱势,经济下行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严峻挑战。
诚然,劳工局及相关政策部门已推出不少措施尝试舒缓就业困难,包括近日公布延长“疫情期间鼓励雇主聘用本地待业居民的临时性补助计划”的申请及适用时间,举办多场行业专场配对会等。就青年就业问题,本人有以下建议:
一、加开带津培训课程,短期内消化部份青年的培训和就业需求,使社会新鲜人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适应校园至职场的转换,增强技能,加强配对成功率。
二、政府应在现有服务基础上,面向青年推出更多针对性服务,例如参照“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模式,搭建公开的青年就业服务平台,统整现存散落的就业资讯和培训资讯。
三、因应岗位需要动态调整就业配对的形式。考虑到青年朋友应聘的部分职位可能偏向技术工种属性,选用合适的配对、面试方式,必要时可安排多於一次见面,实事求是,避免流於形式或强求一次见面即场配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