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澳门传统街市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使行业得以持续发展,市政署在「新街市法」的相关规定下,对公共街市的进场机制、经营管理及违规监管等方面作出优化,并鼓励青年投身街市行业,望为行业注入活力。近日沙梨头街市熟食中心的摊位公开竞投,引起了不少有意创业的青年关注以及参与竞投。
除了沙梨头街市外,据悉氹仔市政街市改善工程亦即将完工,相信届时街市摊位将具条件开放竞投。过去摊档主曾多次反映氹仔街市内人流冷清,因此在改善工程完工和开展竞投的时间点,正合适重新定位氹仔街市,吸取过往营运经验,善用地理位置的优势,评估当区人流的消费模式作更多新尝试,本人的建议如下:
(一)科学掌握氹仔居民消费习惯,同时听取街市摊贩、社区居民及相关专业人士意见,令街市摊位的规划紧贴社区特色和需求。并及早释出街市公开竞投资讯,如摊位数量、评分准则、摊位面积及租金等资讯,让有意竞投者有充分时间规划营运策略和做好竞投准备。
(二)增加摊位多元性和特色,拓宽传统街市发展出路。受惠於租金优势,除考虑设置生熟食摊位外,街市的发展存在更多可能性。氹仔街市周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建议结合社区优势,考虑引入如咖啡、甜品、小吃、文创等贴近青年创业元素且适合当区消费定位的摊位类型,为周边居民创造新的社区消费点和聚脚点。
(三)增添街市活力,主动吸引人流。建议以氹仔街市作为试点,积极与摊档主沟通合作,定期推出街市活动,例如以文化、美食、节日为主题的快闪市集及优惠活动等,重新活化街市形象,拓宽客源,为居民创设主动走进街市、重新探索街市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