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起,特区下调运输工具充电收费;本月1日起澳电又推出电车充电回赠计划,鼓励居民使用电动车。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古庆祥表示,相信两项措施均有利於电动车普及,但充电成本降低远不足以让车主一窝蜂选购电动车,还需利用政策手段及充电便利性等增加诱因,例如建立跨部门小组,简化申请流程和打破行政壁垒,加大力度推动私人屋苑充电桩的建设,达至电动车友善环境。
古庆祥指出:尽管特区政府一直不遗馀力推出多项具针对性的电动车推广计划,加大充电设备的普及和数量,但本澳不少电动车驾驶者仍然经常面临「里程焦虑」。增设充电设备不能仅仅依靠增加公共空间的建设,私人市场的普及同样重要。受到多项法律法规制约,尤其旧楼增加充电设备的进度较缓慢,若安装私人充电桩则涉及多个部门的批准,程序繁琐。他建议政府联合业主委员会针对私人屋苑加装充电桩提供协助,同时推出政策倾斜,或参考香港推出「私人屋苑充电设备先导计划」,加大经济诱因推动车主置换电动车。
私人为主公共为辅符用车习惯
他表示,燃油车使用成本较2年前上升三至四成,但现时的新登记车辆依然以燃油车为主,可见电费高低并非影响市民购买电动车意欲的唯一因素。电动车及清洁能源车辆是世界大势所趋,特区政府也订立了电动车推广的明确目标,仅仅是电费及购置税率优惠还不足够。现时澳门的电动车充电市场为「公共为主,私人为辅」,由於部分电动车车主居所周边未有足够充电设备,导致需要将车辆停泊至公共停车场充电,不利於车位流转,最终造成电动车和燃油车车主对立,「私人为主,公共为辅」更符合车主的用车习惯和生活模式,突破私人市场上的法律限制及简化行政程序十分重要。
他又称,要为私人屋苑及大厦安装充电桩创设更友善、便捷的环境,建议建立跨部门小组,设立独立的快捷通道,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减省申请流程,针对电动车普及出现的难点「逐个击破」。若没有除公共电力部门减价之外的措施推出,较难突破现有私人屋苑充电桩不足的问题。
古庆祥续建议政府要了解本澳市场对快充、中充及慢充充电桩的比例及数据分析,并制订长远计划,以符合市民的需求及选择更符合自己生活模式的充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