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市民反映,行经澳门大学、氹仔及黑沙环的73巴士由大车型改为中车型,可载客量减少,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不时因巴士满员而无法乘坐,乘搭体验亦因为挤逼而大打折扣。
据了解,交通事务局在与两巴签署的合同中要求在2024年8月1日或之前,除小巴及中巴外,全部营运车辆应使用环保能源。由於在实际情况下,10米级的大型环保巴士由於重量超过15吨,无法行经嘉乐庇总督大桥,或驱使两巴较多采购10米级以下的新能源巴士以避免行驶路线受限,从而令73车型“大变小”。公交服务是构成绿色出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提升市民的乘搭体验,将难以吸引居民选择公交出行,就此,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一)视乎实际情况加开高峰时段快线∶与73行走相近路线的73S已於4月暂停营运,期望当局根据实际数据灵活调动班次,满足上下班高峰期的通勤需求,并研究重开旧有路线或制订新的路线引流。
(二) 加强诱因鼓励两巴采用符合澳门所需的巴士∶目前,已有巴士公司与内地车厂合作研发适用澳门情况的大型增程式巴士,以符合旧大桥限重的要求,期望当局鼓励巴士公司推动相关工作,并在签订新的巴士合同时予以考虑有关因素,以实际诱因提升环保巴士的载客能力。
(三) 及早准备驶经澳门大桥的巴士路线∶澳门大桥预计於本季通车,期望当局及早部署及公布行经澳门大桥的巴士路线,减轻其馀大桥的交通负荷,亦使居民做好准备,增强使用公交跨区出行的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