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和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压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日前以「童心看世界」为主题,举办本年度最后一场「青年友计倾」活动,邀请了前线社工、新青协副监事长李苑宜,前线教师、新青协副理事长黎美玲以及新青协社会服务关注组副召集人陈浩敏,与一众青年探讨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活动获得澳门基金会资助。
活动围绕儿童在学业、社交和家庭环境中要面对的压力展开讨论,有与会者认为儿童除日间需在校学习,往往课后仍需参加补习班或兴趣班等课程,高强度和长时间的学习压力,是影响儿童健康心理的风险因素。黎美玲认为这需要社会各界相互共情,应及早在教育阶段建立起良好的多方沟通机制,让儿童自我情感得到满足并提供适当的支持,从而兼顾学术发展和情感发展。
另外有与会者指出,家长常面对工作和经济压力,可能会无意中转嫁到儿童中。李苑宜认为,每人都有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个人潜力,但过度的压力是不利因素。而家长的压力是需要被理解和妥善管理,才能给予儿童正确的情绪引导和支持。此外,她亦建议学校将社会情绪学习(SEL)融入教育课程,让儿童学会辨识、理解和接纳情绪,同时建立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建立和提升情绪相关方面的经验。
陈浩敏总结时表示,从儿童角度出发,家长不仅是教育者,更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鼓励家长与儿童共同学习和成长,放下传统的权威观念,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方式,重视儿童的情感发展、社交技巧等各方面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