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自 2022 年实施《预防及控制吸烟制度》全面禁止电子烟后,非法流通与青少年使用问题仍然严峻。今年首季查获 71 宗跨境携带案件,凸显携电子烟入境及网络隐蔽销售持续,需加强口岸抽查力度。不少青少年受新奇电子烟设备外型及标榜「无烟味、无焦油」的宣传误导,误以为比传统香烟安全,低估尼古丁成瘾风险。现时卫生局拟修法堵截「草本烟」漏洞,扩大禁烟区至校园周边範围等,但现行执法面临取证困难与跨境协作不足等挑战。 为此本人提出三点建议:
1. 家校防控:透过校园讲座、短视频展示电子烟如何损害大脑发育,提高青少年对电子烟危害的认知,定期举办家长工作坊,辨识新型电子烟设备及提高沟通技巧,形成家校联防。
2. 科技赋能执法:研究於口岸导入 AI 图像识别系统,通过设备形状、电路特徵自动标记可疑物品,即时侦测新型电子烟。
3. 修法完善监管:加快研究修法填补新型烟産品的监管漏洞,现行法例对违规销售及在禁烟区吸食电子烟设有罚则,建议考虑将「持有电子烟设备」纳入 处罚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