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自 2022 年實施《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全面禁止電子煙後,非法流通與青少年使用問題仍然嚴峻。今年首季查獲 71 宗跨境攜帶案件,凸顯攜電子煙入境及網絡隱蔽銷售持續,需加強口岸抽查力度。不少青少年受新奇電子煙設備外型及標榜「無煙味、無焦油」的宣傳誤導,誤以為比傳統香煙安全,低估尼古丁成癮風險。現時衛生局擬修法堵截「草本煙」漏洞,擴大禁煙區至校園周邊範圍等,但現行執法面臨取證困難與跨境協作不足等挑戰。 為此本人提出三點建議:
1. 家校防控:透過校園講座、短視頻展示電子煙如何損害大腦發育,提高青少年對電子煙危害的認知,定期舉辦家長工作坊,辨識新型電子煙設備及提高溝通技巧,形成家校聯防。
2. 科技賦能執法:研究於口岸導入 AI 圖像識別系統,通過設備形狀、電路特徵自動標記可疑物品,即時偵測新型電子煙。
3. 修法完善監管:加快研究修法填補新型煙産品的監管漏洞,現行法例對違規銷售及在禁煙區吸食電子煙設有罰則,建議考慮將「持有電子煙設備」納入 處罰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