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地区通报的基孔肯雅热感染个案累计已逾四千宗,部分周边地区亦出现相关病例,整体疫情发展情况仍有待持续观察。澳门特区亦於近日报告录得5宗输入型基孔肯雅热个案,当局已加强监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防蚊工作。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副监事长、信和医疗中心医生陈国强近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风险不容忽视。当前正值暑假,不少市民前往大湾区旅游,加上旅客来澳人次持续上升,若防蚊措施松懈,不排除病毒在本地社区传播的可能性。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相似,皆由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现时并无证据显示会出现人传人情况。然而,一旦病毒进入社区,如未采取有效防蚊灭蚊措施,疫情有可能快速蔓延。
他呼吁市民应提高警觉,个人与社区应共同加强防蚊灭蚊意识。近期天气多变,雨后易形成积水环境,为蚊虫繁殖提供温床,特别是花盆底碟、露天空地、排水口等位置,应格外留意,及早清理,预防病媒蚊孳生。为有效防止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陈医生建议:
(1)防止蚊子飞进室内,家中可使用纱窗、蚊帐或开冷气等措施;
(2)市民外出时宜穿着长袖衣物及浅色衣物,以减少被蚊叮咬的风险;
(3)使用防蚊贴、防蚊液或蚊怕水作为额外保护;
(4)避免前往近期疫情高发地区,特别是广东佛山及其周边市镇;
(5)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乾爽,主动清除积水源头,特别是户外容器及排水死角。
他进一步补充,基孔肯雅热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突发高烧,随后可能出现剧烈关节疼痛,尤以手腕、手指、脚踝等小关节为主,并可能伴随皮疹、头痛、恶心或疲倦等症状。由於其初期发烧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感冒,容易被忽略或误判,因此,曾到访东南亚地区和该疾病流行地区且出现不明原因发烧的市民,应及早前往诊所或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增加社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