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路环市区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公共建设局近日已在原路环飞鹰基地开展临时停车场建造工程。此外,随着市政署无偿归还路环街市的土地批给,以及路环监狱搬迁至九澳,两幅土地的规划与用途亦备受社会关注。城规委、新青协副理事长施冠雄认为,路环以其悠閒宁静的“慢生活”氛围,始终是澳门珍贵的城市名片。他强调,该区未来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民生社区需求与绿色休閒定位,致力将路环建设为居民与旅客都能悠然享受的绿色生活空间,并应注意谨慎规划 ,避免过度开发。
施冠雄指,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中提出路环区以“绿色休閒为该区的发展核心,延续路环旧市区城市肌理特色,进一步保护自然岸线及自然资源”。他认为,路环区的“慢生活”一直是澳门的城市特色,然而要实现总规的愿景,首务在於解决困扰路环西侧多年的水患问题,并补足路环市区的民生配套需求。目前“两湖方案”工程已启动,并计划在防洪排涝工程中设观景湖中走道和休憩配套,他期望工务部门持续与文化局紧密沟通,注重景观设计,并可借镜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的堤坝设计经验,将沿岸防灾建设与公共空间、绿色景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生态和休閒元素。
此外,他建议政府以荔枝碗船厂活化经验为基础,探索将原路环街市和监狱用地活化为展现本地文化的博物馆或教育基地,让文化叙事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他亦建议将荔枝碗片区、路环码头进行系统性整合,透过完善步行径与单车径系统,细致串联各景点,形成连续而富有趣味的漫游体验,从而适度发展生态及文化旅游,将路环打造为一个尊重自然、传承文化、拥抱生活的可持续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