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愛地球2022"繼續沿用公民教育為主題,為參加者提供一系列自我認識、了解澳門社會服務發展、加强"世界公民"理念和活動策劃訓練等。旨在促進青年對多元文化的了解、認識、尊重、接納與包容;消除因國籍、血統、種族、性別、語言、宗教、政治、信仰、文化與風俗習慣等差異而衍生的文化隔閡和社會排斥。
活動分上下半年進行,每半年為一期,分別以"社會共融"及"環境保護"作為主題,活動包括團隊建立、系列培訓、本地服務策劃及實踐,系列培訓包括:自我認識、溝通技巧、社會服務概況、"世界公民"理念和活動策劃訓練等,兩期都以策劃和帶領社區義務工作為實踐項目,主題內容包括環境保育、性別平等及關懷社區等,把學習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共同籌備並協助推行社會服務。
01 團隊建立

學員通過團體合作活動了解志工培訓的理念,並增加對志工團隊的歸屬感
02 系列培訓

深入社區了解各階層的日常生活及背後故事
讓參加者感受各種人群所面對的處境和難處,學習換位思考

通過角色代入體驗,增加對「世界公民」的了解和認識,學習把可持續理念融入生活

參觀電器回收廠及環保加FUN站,增加學員對環保知識的了解和認識

親身到訪澳門沿海地區淨灘,學習無痕山林的理念
03 本地服務策劃

學習活動策劃的技巧,培養志工領袖人才


邀請嘉賓在各主題上分享經驗與看法
隨後參加者分組策劃籌備活動實踐的方案及內容
04 服務實踐
由參加者親自分組策劃帶領,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實踐項目

主題體驗-性別平等
以攤位任務形式代入角色,模擬印度性別平等體驗

主題體驗-長幼共融
學員以話劇表演帶出長幼共融的概念並引領學員思考

主題體驗-文化共融
學員學習包頭巾體驗異國文化

主題實踐-水資源及水下生物
學員以圖片解說垃圾對水下生物的影響

主題實踐-氣候變化
學員展述氣候與人類日常生活的相互影響

主題實踐-負責任消費
學員以默劇及舊物互換分享的形式帶出負責任消費在環保中的體現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