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減輕筷子基區因暴雨引起的水浸問題,市政署計劃於2023年第二季到2025年第一季期間建設筷子基北灣泵站及箱涵渠。同時,為實現人車分流,交通事務局亦計劃於2023年上半年在沙梨頭北街至俾若翰街興建行人天橋。兩項大型基建的同期同區開展將對筷子基交通和區內居民生活產生一定影響。
為減少上述工程的影響,本人提出以下建議:
一、善用機制整合筷子基北灣一帶的道路工程,避免重複開挖。目前“道路工程協調小組”透過三大方向協調監管道路工程,包括通報持份者合併施工、由“坑道准照申請預審會”訂定合理工期,以及嚴控工程延誤。對此,本人建議“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更積極發揮作用,持續提升機制成效,促成公共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更緊密的溝通和合作,善用這次筷子基北灣大型開展基建的時機,檢視區內各項道路工程需求,梳理各項工程時間表,盡可能爭取集中開展工程,避免在工程結束後重複開掘。
二、加強與區內商舖及居民溝通,適時評估調整臨時交通措施。筷子基北灣一帶是民生區,人口密度相對高,食肆商舖多,區內亦有多所學校。是次工程涉及工期長、影響範圍廣,對周邊居民和商戶造成不便,交通事務局宜透過多元渠道及時向居民和商戶等說明各項臨時交通措施。局方應就工程工期、預計工程效果提供清晰易懂的資訊,並隨工程的進度及時更新,有關部門亦應持續與區內居民和商戶加強雙向溝通,尤其是跟進工程對區內民生的影響,以階段性評估各項臨時交通措施,必要時作出適當調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