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市民在惡劣天氣下的跨海出行需要,特區政府日前公布,於8號風球期間,開放澳門大橋予輕型客車及特許車輛通行並規限最高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且僅可在澳門大橋中間車道行駛,並在強颱風「麥德姆」逼近本澳期間首次實行。
交諮委、新青協副理事長郭明喆認為,相關措施是在惡劣天氣下回應居民必要的出行需求及保障出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他建議政府初期應透過清晰提醒、日常宣導及加強執法,培養駕駛者守法、安全出行的意識,共同保障橋樑使用者的安全。
郭明喆指出,近年惡劣天氣發生頻率增加,但城市運轉需要人力支撐,不穩天氣下跨區出行的需求客觀存在。澳門大橋在八號風球下開放,將能有效分散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的交通壓力,加快疏導車流,減低居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
他相信政府已通過橋樑設計及數據驗證確保措施的安全性,但關注到車輛只可於澳門大橋的中間車道行駛及限速60公里/每小時。雖然車輛經過引橋後,會自然進入大橋的中間車道,但擔憂駕駛者出於習慣或趕時間而變道或超速。他亦留意到在首次實行期間,部分車輛並未遵守通行規則,存在超速駕駛、超出中間車道行駛的情況。
他建議有關部門在上橋處設立明確標誌提醒駕駛者,亦要加強日常宣導如製作小冊子、圖文包等介紹惡劣天氣下澳門大橋的行車規則,配合加強執法,增強駕駛者的守法意識。他最後指出,有關部門亦應預先共同制定完善的應急車輛通行方案,以及在橋上發生事故時的快速救援機制,避免因延誤處理而影響交通安全。
延伸閱讀:
【澳門日報】
交諮委冀上橋處設標誌提醒
【市民日報】
加強惡劣天氣澳門大橋通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