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屆特區政府提出將合併規劃利用位於松樹尾的兩幅閒置土地,為改善氹仔舊城區的交通、營商環境創造條件,也是煥發“氹仔舊城區”商圈活力的一大契機。
國務院今年一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當中提出要支持商業綜合體、商圈、街區等,透過嵌入文創、劇場、展覽、特色書店、運動健身、文化主題餐飲等多元業態,來打造新型的創意市集。
內地和世界的經驗表明,成功的市集早已超越了傳統商品買賣的單一功能,蛻變為城市文化與活力的重要載體。為此,我們應把握國家政策的指導方向,跳出單點開發的思維,將松樹尾閒置土地與舊城區、益隆炮竹廠整合規劃,共同打造一個功能互補、動線流暢的“城市客廳”。
一是將松樹尾土地定位為“門戶樞紐”,將底層空間打造成集巴士總站、旅遊巴上下客區、的士站及公共停車場於一身的大型交通樞紐,從根本上解決現時官也街周邊的交通亂象。在上層及周邊空間,則利用作為人流集散中心的優勢,打造一個最具活力、主題鮮明的潮流創意市集,引入展演、零售、餐飲等多元業態,作為吸引人流的第一站。空間設計應強調開放性與鬆弛感,預留充足的綠化休憩區,讓市集成為一個能讓市民旅客樂於停留、分享的社交場所。
二是將官也街一帶定位為“人文美食核心”,透過優化從交通樞紐到舊城區的步行路線和指引系統,順暢地引導人流走進舊城區的大街小巷,讓市民、遊客能更深入地探索和體驗那些根植於社區多年的特色餐廳和老店。
三是將益隆炮竹廠片區活化為“文創藝術腹地”。炮竹廠片區獨特的工業遺址氛圍與歷史建築群,適合發展為藝術家工作室、專題展覽館以及設計師買手店的聚集地,承接尋求更深度文化體驗的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