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地大街將於黃金周後展開管線工程,並成為全澳首個預留管線試點。中區社諮委、新青協理事長黃滋才認為此舉有助避免日後重複開挖,但需要政府加強配套和宣傳,將對居民出行、商戶經營及車輛流通的影響減到最低,取得市民理解和支持,以爭取作為日後規劃城市發展的長期措施。
黃滋才指出,營地大街連接草堆街、關前後街,是區內重要道路,且多為單向通行。沿線分佈大量餐飲、零售等商舖,每日均有上落貨需求。一旦道路封閉,相關商戶必然受影響。他建議有關部門應主動與受影響商戶和市販溝通,詳細解釋臨時貨運安排,並制定明確的上落貨時段及動線,支持商戶維護日常營運。
在交通方面,營地大街平日承載着由新馬路駛入草堆街、關前街及周邊區域的主要車流。一旦交通改動不明確,極易造成擠塞甚至安全隱患。他建議當局除了派發單張,還應製作清晰示意圖,透過網上平台、路口指示牌及交警現場引導,令駕駛者清楚繞行方案。若有需要,政府可研究臨時調整部分單向道路方向,或增設替代通道,避免出現「一封即死路」的情況。
黃滋才強調,除駕駛者及商戶外,當局應加強向當區居民、學校及機構等不同群體解說措施,並在執行過程中持續收集各方意見,優化措施設計,減低不便。他肯定「預留管線」有助避免重複開挖,若能成功推行將成為參考案例,但提醒工程要發揮示範效益,必須妥善處理短期交通及經營壓力,取得居民、商戶及旅客的理解,為日後推展至其他區域奠定基礎。